防滲膜在應用于防滲方面廣泛的是垂直鋪塑防滲。該技術已日趨成熟并廣泛應用于水庫大壩和江河、湖泊大堤的防滲加固工程。 其基本原理是:首先用水沖、鏈斗或往復式鋸槽機在需要防滲的土體中垂直開出槽孔,并以泥漿護壁,然后將與槽深相當的整卷土工膜下入槽內,倒轉軸卷,使土工膜展開,相鄰兩幅之間用搭接的方式連接,進行膜兩側的填土,即形成防滲帷幕。回填時,在槽底回填粘土,厚度不小于1m,目的是密封,以防止水從下部繞滲,接著回填與原筑壩材料相同的土料,待其下沉穩定后,往槽內繼續填土壓實;待土工膜出槽后,將其與建筑物防滲體系連接,不得外露。在與建筑物連接處,防滲膜應留有足夠的富裕,以防建筑物變形時拉斷防滲膜。 垂直鋪塑防滲技術現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砂性土工建筑物和地基的防滲。從其應用形式上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平原水庫、江河、湖泊的堤壩前防滲;二是壩體和地基的聯體防滲。
防滲膜的鋪設注意事項:
1. 鋪設防滲膜前應由土建工程相應的合格驗收證明文件。
2. 防滲膜裁切之前,應該準確丈量其相關尺寸,然后按實際裁切,一般不宜按圖示尺寸裁切,應逐片編號,詳細記錄在專用表格上。
3. 鋪設防滲膜時應力求焊縫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約原材料。同時也容易保證質量。
4. 膜與膜之間接縫的搭接寬度一般不小于10cm,通常就使焊縫排列方向平行于大坡度,即沿坡度方向排列。
5. 通常在拐角及畸形地段,應是接縫長度盡量減短。除特殊要求外,在坡度大于1:6的斜坡上距頂坡或應力集中區域1.5米范圍內,盡量不設焊縫。
6. 防滲膜在鋪設中,應避免產生人為褶皺,溫度較低時,應盡量拉緊,鋪平。
7. 防滲膜鋪設完成后,應盡量減少在膜面上行走、搬動工具等,凡能對防滲膜造成危害的物件,均不應放在膜上或攜帶在膜上行走,以免對膜造成意外損傷。